平坝区长袖衬衫定制店地址-平坝区长袖衬衫定制
少数民族穿的是什么衣服
1、蒙古族。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红、黄、紫、深蓝等色,传统式样为身宽袖长、下摆不开衩、襟和摆采用镶绲装饰,束彩腰带。此外,女子缠红、蓝头巾,穿皮靴,盛装时戴冠、缀银饰;男子缠红、黄头巾或戴蓝、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
2、苗族。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为大襟短衣、宽脚裤、围腰,采用多姿多彩的头饰;节日盛装,常采用刺绣、蜡染等工艺装饰服装,以及多种传统银饰,如项圈、手钏、银衣(银饰钉于衣上)。男子为短衣长裤,或穿对襟麻布长衫、披羊毛毡(上有几何图案)。
3、基诺族。女子穿无领无扣短褂、镶七色纹饰,佩绣花兜胸,着黑白相间的短裙,戴白底彩条尖顶风兜帽。男子为棉布上衣(无领、对襟、无扣、背后绣太阳花)、白棉布大裤,裹腿,蓝布包头。男女均戴耳环。
4、高山族。女子一般为对襟长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红布包头。男子通常上穿对襟长袖衫和长短不一的背心,下着缠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节日里注重装饰,并穿贝珠衣(以贝壳、珍珠编织的贝衣、珠裙)。
5、傣族。西双版纳地区女子为窄袖对襟短衣、统裙、银腰带;德宏地区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长裤、小围腰,婚后是对襟短衫,黑统裙;新平、元江一带,女上衣的腰际处和裙腰处常绣花、饰银泡银穗,故有“花腰傣”之称。男子一般为小袖短衫、长裤,白或青布包头,冷天习惯披毛毯。
扩展资料:
为什么中国少数民族的服装都这么鲜艳华丽。
鲜艳华丽的少数民族服装经常出现在于晚会舞台、旅游景点和新闻联播里。为什么这些少数民族会穿得如此艳丽呢?其实,今天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穿着华丽的民族服饰。
与汉族相仿,他们也更青睐适合当代生活节奏的现代时装,在一些大城市尤其如此。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壮族占其常住人口的一半,它的街头与汉族聚居区并无明显差别。
即便在少有的一些传统民族服饰保留相对完整的地区,当地居民穿着的民族服装也完全不会五彩斑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了华丽的民族服装,那多半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穿着他们的工作服,当然,也可能是汉族游客正在拍照。
是现代化的冲击,让少数民族放弃了华丽的传统服饰吗?恰恰相反,仅仅在几十年前,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日常服装比今天还要朴素得多。
素色的棉麻和毛皮往往是民族服装的主要原料,甚至树皮、草绳也会被加以利用,像如今那样占满高对比度色盘、从头到脚都是反光面料的民族服饰并不多见。如果生活在南方热带地区,一些族群的男性穿着甚至连能不能称为「服装」都不好说。
在上世纪50 年代一些南方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资料里我们就能看到一些这样的记录:……不论男女整天赤足,从不着鞋袜……平时上身赤裸,下身只盖遮羞布……身披毯子,下身不穿裤,只用勺形的木头或铜片遮住……族普遍穿上衣服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那么,这些朴素、粗犷的少数民族服饰又是怎样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华丽多彩的样子的呢?
1、增添元素,便于识别。
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民族服饰,是50 年代中共开始系统地展开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概念。
早年间,大众对于中国境内不同族群具体形象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五族共和」的架构中。除了对藏族、蒙古族、满族等几个主要族群的形象和服饰多少有一些了解,对南方诸族群的认知基本是笼统的「百苗」印象。
50 年代,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状况调查展开后,许多边远地区原住民的日常着装情况才首次被学者系统性地记录下来。这些材料中记录的民族服饰还多呈现出朴素、粗犷的特点,族群差异也不那么突出。
但伴随着民族识别工作的不断推进,界定不同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就成为一项重要的需求,你属于一个少数民族,就应当拥有它的文化特征,最好还直接把它穿在身上。因此,各族群或自发、或被动地,把特定的民族视觉符号,体现在了他们的传统服装上。
生活在甘川交界地区的白马人在被认定为藏族后,其传统服装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典型藏族服饰元素。
在民国时期与汉族穿着并无差别的北京回族,则是出于民族认同的心理,在八九十年代后开始穿着民族服饰。不过在穿着方式上也做出了一些创新,一些觉得佩戴头巾过于麻烦的回族女性灵活地选择戴上了原本属于男性的小白帽。
2、也有部分民族服饰,是考虑到他们过上社会主义幸福生活,在原有传统样式上艺术设计增色。
每认定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身着民族服装的形象,就被参与民族地区调研的美术工作者精心描绘,跃然纸上,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
尤其是在1979 年之后,随着55 个少数民族中的最后一个民族「基诺族」被认定,民族识别工作基本完成,一整套完整的少数民族服装标准形象也通过报纸、宣传画、教科书、邮票等媒介形式逐渐深入人心。?
不过,当时确立下来的民族服装,尽管已经较少数民族早年的日常着装「增色」不少,还是远未达到今天民族服装的绚丽程度。?
3、登上舞台,多姿多彩。
少数民族服装最终的华丽转身,还需等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后。与今天相比,40 年前完成民族识别后的民族服装,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仍是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需要穿上身的。?
从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开始,情况才开始变化,随着民族地区与外界交流的不断增加,少数民族大多不再花费大量精力去手工制作用于日常穿着的传统民族服装,而是选择购买方便和简洁实用的现代服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作中,他们也多穿着买来的衣服。?
到今天,除了一些生态环境极为特殊且自身文化延续性较强的民族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完全改穿现代服装,传统的民族服装彻底失去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
民族服装的意义,收缩到文艺演出等对外展示的场合中,而这样的定位,对服装的民族辨识度提出了更高需求。 对于舞台上的演员,很少有人喜欢过于质朴的着装,为了演出效果,新时代的民族服装越来越色彩丰富。
4、由于有机械化量产的通用民族服装装饰材料,华丽的民族服装反而比昔日朴素的民族服装更易制作、获取。
因此,在功能需求和生产便利的双重作用下,民族服装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绚丽多彩模样。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绚丽的民族服装也只会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里。
参考资料:
湖北天气怎么样11?
2020年国庆湖北多雨,在外旅游的朋友要注意保暖,注意安全。那么今年湖北的天气怎么样呢?这个国庆穿什么衣服合适?下面小编来看看吧。2020年国庆湖北天气怎么样?
气象专家介绍
10月1日,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中西部地区夜间率先转为小雨。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月2日至4月4日,湖北将有一次明显的大风降温降雨过程,中东部地区阵风可达6至7级,其中2月2日至3月3日湖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4日起,雨势将减弱至小雨级。假期后半段,西部地区有小雨,其他地区以多云或阴天为主。
温度方面
10月1日,全省气温在16至27之间。2日起,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开始下降。过程中,大部地区降温4至6,局部地区降温8。西部最高气温将降至14至17,东部17至21。
湖北十一穿什么衣服好
建议你带长袖衬衫、牛仔衬衫裙和一件针织开衫或牛仔夹克。另外,休闲裤和九分裤在这个时候比较合适。带两三套衣服就差不多了。到了年底,气温会更低,需要带一套厚西装,包括大风衣、毛衣、呢子大衣。如果晚上要出去玩,可以加件厚外套,大冷天就不会觉得冷了。
国庆期间能观赏到圆月吗
中秋节(10月1日)白天,湖北以多云天气为主,但夜间中西部有小雨。还能看满月吗?预计今天晚上(20时至24时),湖北中西部多云,东部大部晴到多云。赏月指数东部普遍好于西部。比如武汉黄鹤楼、黄冈龟峰山等很多东部地方,当晚天空晴朗,天空条件适合赏月。中西部地区宜昌百里黄、恩施平坝营、十堰泉溪镇、荆州古城等地当晚云量超过80%,难见明月。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咸宁九宫山云量约为50%至80%,预计云随月转,彩云追月。
但预计当晚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0左右,恩施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打算出去赏月的朋友要注意添衣保暖,以免感冒。
红原若尔盖松潘五章散文
正当盛夏,我到了红原,到了若尔盖,到了松潘,来看草原,来避暑,来感受奇特的川西北高原。
走进草原
汽车驶过都江堰、汶川和理县,进入红原地界后,满眼的巍峨大山慢慢不见了,碧绿的草地映入眼帘。越是往前,草地越是一片一片。我明白,我已开始进到面积三万多平方公里,覆盖了红原、若尔盖、阿坝、壤塘、松潘广大地区的若尔盖大草原。
登上海拔4345米的查针梁子,眼前突然亮丽光鲜,视觉遭遇强烈美感震撼:梁上满是橘红的阳光,斜阳把梁顶投到梁下起伏的草地上,巨大的阴影鲜明赫然,阴影外的草地金黄辽远。
从红原县城前往若尔盖的一百多公里路途中,完全穿行在莽莽草原。草原依着地形地貌,一时平坦,一时起伏,一时为一带沟梁,一时为一道斜坡。草原大坝,一马平川,广袤无边。这草原,不如森林参天,不如夜空璀璨,不如都市喧哗,却壮阔辽远得让人生出敬意,安静沉稳得荡涤我们的心灵。
草原上的草,一般只到人的小腿,比起北方草原,生长得没有那么高,生长季节也要略早一点,到八月初就开始发黄。
草原的绿,绿得有活力,绿得大气,绿得养眼,绿得成为地球最美的颜色。草原的绿是变化的,早晨嫩绿,白天青翠,阳光下绿中透黄,雨中绿得柔和而润泽。
草原上满地满坡散落着成群的牛羊马匹,其间帐篷点点。牛羊马匹成群结队低头吃草,它们温文尔雅,神情专注,集体迁移,秩序井然。这片白,这片黑,这片黄,那样悠闲,那样坦然,似乎它们就是悠悠天地的主宰,似乎它们知道这草原就是它们的家园。
草原上假设没有了牛羊马匹,草原会显得寂寞,牛羊马匹假设离开了草原,当然不会如此的兴旺繁衍,并且它们的存在,还使得草原土肥草壮。正是这种互动这种和谐,草原和牛羊马匹才得以生生不息在川西北神奇的高原。
这辽阔的绿,这四处散落的牛羊马群,这沉静中的天籁,把人的心情调整到最好。
别样的天空
过了海拔四千多的查针梁子,就完全进到了红原、若尔盖、松潘地区,进到了川西北高原。这时候,天空会给你鲜明的的印象,让你发现这片天空和我们四川盆地地区的不同。
这里,地面紧挨着天空,天空连接着地面,一朵朵一簇簇云彩老是惹眼。远处,云层卧着草原,草原枕着云层;头顶,云朵悠悠,或倏忽飘过,过去一团,又来一团,强烈的阳光便忽隐忽现。
看那云,好多时候重重叠叠堆积得如一座座山梁,一群群楼房,一阵阵海浪,有的时候是单独的一堆两堆,如蘑菇如絮团,有时浓密厚重,有时淡雅稀松,有时轮廓清晰层次分明,有时朦胧弥漫如雾如烟,有时纹丝不动,有时游移飘忽。那云的色彩浓艳新鲜,重彩瑰丽,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洁白,时而银灰,时而殷红,风雨中是灰蓝,是乌黑,日落时呈橘黄,呈橘红,呈亮金,暮色中就逐渐成为深紫蓝黑的颜色。
汽车驶近红原县城的时候,黄昏的天空出现一块大型飞艇形状的胭红紫墨云彩,天上应该没有起风,车行好几分钟后飞艇都没有变化,其边际弧线清楚依然,而且不知何时它身后跟来了两行由一只只飞雁组成的人字形雁阵——也是胭红紫墨色的云,同样久久没有散去。这是云彩在展示它的才艺吗?抑或是向地面的生灵万物透递那依依不舍的情怀?
这里的天空,阳光充足,空气澄澈通透,穹顶深邃高远;下雨时,天色灰暗,灰蓝乌黑的云层蔽日遮天,低低地罩住草原;到了夜晚,天幕漆黑低垂,星星明亮满天,一弯月儿宛若天灯照耀高原,夜空坦荡而奇幻。
也许是地面更接近天空,也许是没有了高楼和大树的遮挡,与四川盆地地区潮湿浑闷的天空相比,这里天空宽广透明,随眼即是云朵和星星,到了偏午时分还能见到月牙挂在蔚蓝的天上。
这里,云朵离你很近,星星离你很近,月亮离你很近,整个天空都离你很近。
迥异的气候
红原、若尔盖、松潘的气候,和四川盆地地区很是不同。
七月末的盛夏,这里日平均气温只有十一度左右,比我们自贡低了二十多度,早晚气温一至四度,是自贡的冬天天气,阳光下二十来往度,可穿裙衫短裤。也就是说,动身那天,我早上从自贡的三伏天一转眼就穿越到了这里当晚的冷天;也就是说,这个时节,这个地区,一天中几乎要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
到红原的当晚,一方面是怕出现高原反应,另一方面是天冷无汗,所以干脆就没有洗澡。这边旅店夏天也见不到风扇。
因为温差太大,所以在正午的太阳照射下,还能不时见到当地藏民穿着厚厚的羊皮袍,那是早上出门时候的穿着,估计担心万一整天不出太阳顶不住寒冷,只得这样对付多变的天气。
这样的气候,让初来乍到,只多带了一件棉质长袖衬衫的我,也是咬紧牙关硬撑了几天。
气候的差异,还在于雨晴无常。汽车行驶着,晴朗的天空忽然飘来一簇乌云,随即就有时大时小的雨点击打到车窗上,几句话的功夫,太阳又露脸了,过不久,没准又是乌云和雨点。
更奇特的是,一天中午,在红原若尔盖松潘三县交界地的镰刀坝大牧场午餐品尝藏家土火锅的时候,刚钻进帐篷,就听到篷顶噼噼啪啪一阵乱响,慌乱之中,听见藏族服务员说“下米雪了”,人们纷纷出去,见到草地上好多大米样的白色透明颗粒纷乱蹦跳,我捡起两粒细看,捏了捏,以为是冰雹,其实是晶状雪——米雪。抬眼望天空,米雪随风漫洒,还夹杂着小雨。人们都惊呼起来,但架不住天冷,没多久便重新躲进帐篷,孩子们则高兴得在空旷的草地上追逐嬉戏。
一个多小时后,天色晴朗,驱车从就餐地点驶出二十多分钟,就见到路旁有尚未融化的残雪,远山顶上铺着豁豁牙牙的白,看来先前下米雪时这一带地方下得大一些。
在三伏天,在距离平坝地区只有三百多公里的地方,经历冬天,经历下雪,我倒是头一回。
长满青草的沼泽地
到红原、若尔盖,最大愿望之一就是见识那神秘莫测,无边无际的沼泽地。沼泽地域辽阔,绝大部份人迹罕至,我是询问朋友后选择了去沼泽一角、地处若尔盖的花湖。
花湖的游人挺多,人们耐心地在景区大门鱼贯排队等候不时往返的环保大巴。乘上大巴,穿过青草覆盖的开阔沼泽,十来分钟后就进到了中心景区。这里铺着延伸进沼泽腹地的木质栈道,栈道旁散落分布有木质结构的休闲亭和观景楼。这块高原沼泽湿地,没有过多的打造,就已成为风景秀丽的著名旅游景区。取名花湖,是这里每年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春天时候,湖边沼泽地里开满了黄的红的紫的篮的白的鲜花。我来时是七月末,花期已过,沼泽草丛里只剩下些许白花黄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沼泽里长满海韭菜草,草底是灰黑灰黑的泥淖,草深齐腰,浓密绵软,绿油油延绵不尽。沼泽深处,生着乌拉苔草的草甸里尽是疏疏密密的水洼,水多的地方有手指长的灰绿鱼儿急速穿游。再里边,是浩淼的湖水,湖面停着彩云、远山,有白骨顶、燕鸥、野鸭在水中游弋,它们有的摆喙觅食,有的在水上低徊飞翔。这些水鸟已经习惯与人相处,即使离人咫尺也不惊骇,有一只野鸭带着两只乖巧可爱的雏鸭在岸边草丛中或卧或站,就在游人面前梳羽休憩。
花湖太大,宛曲纵横的游览栈道足有十几公里,也只能观其部分。远处的山梁横亘着延伸到遥远的天边,三千多平方公里的若尔盖沼泽地势低平,千百年来就沉睡在这绵长山梁环绕的广阔平川。
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永不停息,我们轻易就让荒无人烟的`沼泽成为了如诗如画的旅游胜地。面对蓝天白云,面对浩荡碧波,面对青青绿草,我们不应该忘记在那场世界军事壮举的伟大长征中,背负着民族希望的英勇部队穿越这片无人区时,不幸永远长眠于此的红军战士。
追踪岷江
松潘县弓杠岭的岷江源头隆板沟,位于岷山南麓,仅仅是一股小溪流。清亮的源头,流出几十公里,就携带了川西北高原灰色的泥沙,岷江江水便浑染上了这种灰泥颜色。江水穿越松潘、茂县、汶川陡峻高耸的巍巍群山,一路从高原奔腾而下,进入都江堰,流淌到乐山后带上大渡河、青衣江,在宜宾融入长江。
从源头到都江堰,是岷江的上游,也是我的回程。一路三百多公里,我在车上,有时也停下来,始终好奇地追踪观察这条溪流,如何渐渐汇成为一带江河。
沿途道路几乎都傍江而建,岷江自松潘川主寺镇起就在213国道旁陪伴着追随着我们滚滚而下。在松潘的很长一段,水流不过就是两三米或者三四米宽的小沟,水浅露石。以后江流渐渐扩大,有的河段宽约十米,水深了一些,看着像条小河。这小河急匆匆顺着山势向下奔跑,途中,时而有旁侧大山沟谷的一股溪流汇入;遇到岩坎的时候,河水扑腾翻滚;河床狭窄的时候,河水汹涌奔腾;水流撞上河中偶尔露头的顽石时,会引起回流,拍起浪花。过了一百多公里外的松潘水文站后,河面宽到二三十米,水流逐渐壮大起来。一路向下,山谷陡狭地段,岷江仍然是一条小河,不过水流更急更快了。
一路奔流一路吸纳,岷江到达茂县上世纪三十年代遭遇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叠溪海子的时候,江面已经有四五十米宽,处在道路边悬崖下凹陷地带的江水,被沉淀得绿蓝清澄。叠溪海子以下一段,有黑水河汇入,江面宽到五六十米。又往下,江面时而稍微收窄,时而达到近一百米,至汶川纳入杂谷脑河后,河宽增到一百多米,开始具有了一条江河的模样。到了汶川映秀镇又有渔子溪汇入岷江,江面更加开阔了,水流也平缓了一些,河滩上堆积着长年被江水冲刷后的光面石头。
一路上,两侧高山时有滚石掉下,汶川地段有一个山顶连续不断向山脚滑落土石,阳光下带起干燥的一溜白色尘烟。岷江不顾这些,几乎是唱着欢歌来到平坝。到达都江堰市的紫坪铺时,江面已经接近两百米,基本就是我们平常在中下游一带见到的宽广平缓灰泥颜色的岷江了。追踪到此,离都江堰已不远,算是满足了对岷江的这点好奇。
朋友,只要你去松潘岷江源头探寻,再乘车经由茂县、汶川到都江堰,稍微用一点心,就可以亲眼目睹岷江是怎样从细小的溪流汇成为一条大江大河的奇妙事情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